教练万岁_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家军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李家军 (第2/4页)

员,他没有跑弯道的技术,所以不能去跑第一棒和第三棒的弯道,只能去跑第二道和第四道的直道。

    一般情况下,第四棒都是交给队伍中速度最快的一个人,这么算来应该是让杨思杰去跑第四棒的,但是跑第四棒的运动员只需要接棒,而不需要交棒,与之相比第二棒的运动员既需要交棒,也需要接棒,这也就意味着第二棒的运动员要多掌握一项交棒的技术。

    交棒技术要比接棒技术难得多,短短的一天时间,不可能让方海泉完全掌握交棒和接棒两种技术,所以干脆让方海泉去跑第四棒,这样他只需要学一个相对简单的接棒技术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其实李戴所说的这些,是比较浅显的道理,哪怕是的体育教练都能明白。会议室中这些国家队的教练那里会不懂!换成是现场的任何一个人,都会采用李戴但这种安排。只不过没有人想要接过这个烫手山芋罢了,所以都不愿意出头罢了。

    薛力又思考了几秒钟,随后开口说道:“道理嘛,我想大家都明白,只不过具体执行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,你虽然在国家队中学习了一段时间,可这里在座的每一个教练,训练经验可都比你丰富,你觉得在他们面前,你有什么优势?”

    薛力这话并不是贬低李戴,而是故意说给其他人听的,那言外之意是在说,李戴这种在国家队中只能算是菜鸟的教练都敢于担起重任,你们这群老油条在关键时候退缩,实在是太怂包了!

    有几个教练听了这话,有些脸红的低下了头。

    而李戴却开口说道:“方海泉在汉北省青年队的时候,是我一手带出来的,我们之间比较的熟悉,所以我来对方海泉进行训练,不需要进行磨合,训练的速度会比较快一些,我觉得这是我的优势。”

    “不错,我们现在的确需要训练速度。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