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207.寻「道」 (第2/2页)
,他们会是人族的希望。 我就是为此而来。 为了亲眼见证灵王口中的希望。 如今,我见到了。 但我却有些失望。 出现在我面前的秦哀公是一个垂垂老矣的普通人,他的身体并不强壮,思维也不太灵活,甚至连说话都不甚流畅。 我并不比他年轻,但是在我们交流的时候,有好多次他都没有听清我说了什么。 他周围的炁都不怎么活跃,甚至在飞快远离他。 这就是人族的希望吗? 在现在的我看来,无论是孔丘还是尹喜,甚至我自己,都比嬴氏更承担得起希望一词。 我向哀公讨要了一些血液。 哀公很痛快的就给了我。 我拿到了哀公的血,甚至还有他的父亲和儿子的。 没有错,他们确实是人族。 但只不过是普通人罢了。 我不再抱有希望,起身告辞。 不过,还有一件事…… 灵王生前一直拜托我,无论从炁里研究到了什么,都要将研究出来的东西让给嬴氏一份。 1 我答应了。 我将自己有关炁的研究,可能会感炁成功的办法,从尹喜那里得到的引炁之法,还有这半生的修行感悟全部留在了秦国,然后离开了那里。 他们或许真的是人族的希望,但他们不会是我的希望。 或许许多年之后,嬴氏真的会带领人族颠覆血统的掣肘。 但那时我大抵已经看不到了。 我离开了秦国,准备动身前往宋国,沛县。 那里是我的家乡。 这天,我骑牛行至梁国郊外,正闭目养神,思索着如何让普通人感炁,又如何能够将引入体内的炁就在体内。 忽然听到有人大呼“先生”。 我看过去,发现是我曾经的弟子阳子居。 1 阳子居是魏国人,曾经入周太学,私下拜我为师,没想到竟然会在梁国相遇。 这世间之事真是奇妙。 阳子居从高头大马上翻身而下,掀起锦绿长袍,跪拜在青牛前。 我扶起阳子居,与之相并同行。 我问他:“最近忙于何事?” 阳子居道:“来此拜访先祖故居,购置些房产,修饰一下梁栋,招聘一些仆役,整治整治家规。” 我问:“有吃饭睡觉的地方足够了,为什么要如此张扬?” 阳子居道:“修身之时,坐需寂静,行需松弛,饮需素清,卧需安宁,没有深宅独户,怎么能做到这些?买了深宅独户,不招收仆役,不准备用具,如何能支撑起家的运转?招聘了仆役,准备了用具,不立下家规的话,如何才能管理好他们?” 我笑了:“大道自然,何须强自静。” “行无求而自松,饮无奢而自清,卧无欲而自宁。” 1 “修身何需深宅?腹饥而食,体乏而息,日出而作,日落而寝。” “居家何需众役?顺自然而无为,则神安体健;背自然而营营,则神乱而体损。” 这些都并非是修行之术,但不知为何,对于修行颇有裨益,所以我便记了下来。 阳子居有些惭愧:“弟子鄙俗,多谢先生指教。” 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。 这些东西对于修行有好处,那如果让一个人一直这么生活,那他会不会感炁呢? 我问阳子居:“安居何处?” 阳子居道:“沛。” “正好相伴同行。” 阳子居很高兴,与我结伴而行。 1 我们行至难水,乘船而渡。 我牵牛而先登,阳子居引马而后上。 我与同渡乘客谈笑融融;阳子居昂首挺胸,客人见到都给他让座,船主见到不仅亲自奉茶,还送上茶巾。 渡过难水之后,我们骑上牲口继续前行。 我叹了口气,道:“刚才看你神态,昂首挺胸,傲视旁人,唯己独尊,狂妄自大,不可教也。” 阳子居面带愧色,恳言道:“弟子习惯成自然,一定改之!” “君子与人处,若冰释于水,与人共事,如童仆谦下;洁白无瑕而似含垢藏污,德性丰厚而似鄙俗平常”。 阳子居听后一改原来高傲的态度,变得不卑不亢起来。 我赞:“有进步!” “人者,生于父母之身,立于天地之间,自然之物也。” 1 “贵己贱物则背自然,贵人贱己则违本性,等物齐观,物我一体,顺势而行,借势而止,言行自然,则合于道矣!” 说到这,阳子居如获至理,朝我深深一躬。 他不知道,我想让他用这种方式,尝试去贴近道,用这种取巧的方法,试图感炁。 不过,虽然我口口声声说这种顺其自然更贴近道,但其实连我自己都不知道「道」是什么。 它是真实存在的吗? 又或者是某种精神意志之类的东西? 它的存在代表着什么? 想着想着,我突然想起了当初那个火球。 我和尹喜都遇到过的火球。 它会是「道」吗? 1 我不清楚。 我曾以为「道」是一种规则,它即变化之本,不生不灭,无形无象,无始无终,无所不包,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,过而变之、亘古不变。 因一切事物非事物,不约而同,统一遵循某种东西,无有例外。 但后来我发觉我错了。 「道」远比我想的要更加深刻。 「道」是推动宇宙运行最根本的法则,是“天”的意识,它不受时空的限制。 意识又分为意和识,意是思考,是基于概念达成目的的过程;识是感受,就是诠释概念的过程。 人有意识,而天也有意识。 意识并非物,天的意识和人的意识没有分别,都从于道,人的意识和天的意识是纠缠一起的,所以人的想法一定有天的烙印。 而命运同样也不全由人掌握。 1 当我们去思考“道”时,它从一个巨巢中生生不息,于是万物生;当我们去感受它时,天人合,于是万物静。 道是宇宙最根本的力,它无时无处不在,它超越时空,即在变又不变。 可我寻不着「道」。 外界皆传我是道家祖师,可是谁又知道,道家祖师自己也在寻找「道」。 自己的「道」。 人族的「道」。 天下的「道」。 前路茫茫,我堂堂老子,只看到了一片无边的大雾。 大雾之后是天高海阔还是一片苦海,我不知道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