罪恶之世_正文22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正文22 (第4/4页)

曲的如今,家教这份维持生活的工作又要被拾起。多亏了成绩排名的加持,进展可以说是顺利到不真实,完全不用担心空窗期的问题,时间被安排的明明白白。

    栅乌市的中心区域与贫民区有很大的不同,关于请家教这件事情上也没有例外。这里的人们毫不吝啬,给出的报酬太过鲜明以至于我一时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。原先还在顾虑如何过关的游戏结果获得了完美通关,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。

    经济问题的解决让我有了更多空闲时间,也让我的选择恐惧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。正如那句从很久很久以前就流传很广的话——钱是万能治愈的药。学费交完之后还能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,漫画书CD毛绒玩具……这些曾经没有机会碰到的东西,此时已是随时都能触摸到的平常。

    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与十几年是无法相比的,但也足够让一个不熟悉的地方转变为熟悉。接受的难度更多是心理上的,不管再怎么不同,发达程度也终究只是现代社会,而这些能被记录的存在大部分都已经藉由网络而为世人所知。

    要说深刻应该还算不上,但路线或公交站点这种程度的了解是肯定的。校园附近的街铺和店面也是,甚至还推出了某些雪糕车和冰淇淋车的出现几率和大致时间排表……虽然很多时候也用不上就是了。

    要说重复枯燥的校园生活有什么值得讲述的话,一时半会也还真想不出来。除去周末这个能余留一些空闲时间的例外,其他时候都被提前计划好的日程给填满了。一天中的空闲和夜晚不用刻意找事情消磨,通常是还没注意便已经过去。

    教学楼、食堂、图书馆、宿舍楼……四点一线的方式几乎占据了大部分。一天可能很快就过去了,但在特殊的日子里,一天又会过得很慢。类似于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这种烦恼,只是担心的对象换了样。有时觉得夜里长过白日,怀疑一天是否真的只有二十四小时。想要一天变长,想要一天变短。觉得一天太长,觉得一天太短。

    对时间认知的错乱并不属于精神上的错乱,只是最真实与直接的感受而已。这已是习惯的病症不可更改,但也许正是最适合我的形式。社团活动是少有的学习时还能脱离沉湎的地方,图书馆也勉强算是,因为多少会影响注意力分散的次数。有时发生些脱离状况外或吸引注意力的事件,那会洋溢的气氛是充满生机的。但常态却是平稳无波,世人按照各自的步调度日,只在很少的时候会产生差池。而且也很快就会被解决,不管是怎样的问题都不会长久。

    一周两天的假日通常是不足以回去的,来回两趟的路程所耗费的时间可以干许多事。但是再长一点的话就没关系,那边的房子也需要定期清理灰尘,即便过后不会多久又会染上。总比蒙尘好,不是很想给那里留下被遗弃的印象,只怕许久不在而不能带来印记。

    来到不同的处所,特异的高中后,我在人际关系这一社交问题上并没有太大改变。这是当然的,即便换了一个地方,只要我还是如同从前那样,那么结果不转换也是定然的导向。更具体一些阐述的话,来借笔记的同学明显增多,同一年级可以说是人尽皆知,社团里被推崇为代表……听上去有点像校园明星,大概只是错觉罢了。

    我更觉得自己会落得如此多注视,不是出于成绩这一方面上的缘故,而是要归因于排名在我前面的学生都对世界无关心。不积极参与活动,没有兴趣进有关学习的社团,存在感极低一到下课放学就不知去向,个性奇特也不怎么亲近他人……虽然我本来也不算活跃,但在强烈的对比下,我还是被视作了相对正常的学生,这直接导致了我受到了太多本不应当属于自己的关注。

    但至少不会影响到日常,正如我所言的人际关系无变化一样。数量上的泛滥不会决定承载着的质量,至多只是名字和个别称号上的了解,点头之交不过寥寥几人,更何况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。

    虽说这绝对也有自己本就经常排外行为的影响,但如果想换一个地区就换一个新样貌、忘掉过去来一个新的开始……这样的事情我是办不到的,也没有多余的精力支撑我做这些。有那个想法和理由也无可奈何……或许可以用本性难移来概括。

    我本就是被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命运,至少本该是这样——不过也许是上天垂怜低语不该如此,有个意外的来客打破了那仿佛在很久以前就定下的规则。拒绝的屏障从未有过发挥的时刻,蛮撞的闯入总能将一切城池溃败。

    难以对峙的存在,偏偏是日常中最常见且熟悉的那个——同桌,这个身份注定了距离不会太远,就算交际圈和性情再怎么殊异,彼此之间也总会有重合的时候。

    所处位置的过近碰撞导致互相本身的交集几近必不可免。每当下课的时候座位旁边非常热闹是常有的事,连带着就让离得最近的地方也沾上了点光,安静下来的时刻被压缩到将近没有。那些思考天马行空的放空时间被连绵不断,稀松平缓的言语所占据……虽然还是不习惯但也不至于烦闷。

    日常的话题,惬意的言谈。不曾于以往世界中呈现的场面在这里都能见到,就算是以现在的视点出发,那也是只在书籍中才会偶然出场的、往事遥远的记忆。很难相信这接近奇迹的情节会是寻常,所以对比才愈发强烈,记忆才更加深刻。

    偌大的世界中唯有这里焕发着色彩,天际与云彩的色泽,夕晖与曙色的霞光,我所见的仅是一隅却拥有无限光芒。除此之外的一切我并非才不在意,只是耀眼的折光夺走了我的所有目光,直至我不暇抽空去顾视周围的谁是谁非。

    两个世界,天壤之别。太多判断的字句可以赋加在此地,对比因差距而消遁,只余下满目清明。

    偏执因何而生,神亦会为此驻足,籍由他人所见想必也是这番景象,至今无人打扰的泡沫梦境,仍在持续着的仍是最好的证明。

    因此课桌长期以来就变成了类似打卡旅游的场点,来很多次的游客就相当于留名了。一些已经熟识到只要听到走路频率就可以辨别了,连脸都不必去确认。受欢迎但却是免费的场地,要是收费何尝不愁古文经书。

    同桌带来的影响不止于课室内,或许是从前的应允得到了实现,现在已经是比点头之交还要好上不少的关系。或许是朋友?但也没有真正确认过,以前也没有多少类似的经验,所以我也无法确定。如果只是单方面的话可能有点不太好,不过我觉得相处的每时每刻都很舒心,那么这样大概就算以世人的标准来衡量的朋友了吧。

    关于宿舍里的关系,澄妄如我所料始终没有出现过,但我还是抽空去她的班级看了一眼,惊奇的发现她是在开学前那个和同桌一起行动的少女。我还没自来熟到可以面色从容地跟他人打招呼,所以并没有向前主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