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268章 (第1/1页)
后来,又请了一位专给领导人看病的老中医把脉。 这位大夫姓杨,虽年逾古稀,却身体健硕,瞧着竟比江与临还精神些。 一番望闻问切过后,杨大夫下了诊断,说江与临是‘情志过极,心失所养’。 想是前些年几经变故,情绪太过激动,损伤了心神,后又煞费心机,殚精竭虑,透支精力而致心神大伤。 “你身体底子不错,全凭一口元气吊着精神头,所以看不出内里的亏空。” 杨大夫沉吟道:“若是好生将养,无灾无难的,那自是跟好人一样,只是力尽而神危,一旦你身体机能供应不上,那就是病来如山倒,轻则病上个把月,重则……” 钟佑急切追问:“重则如何?” “重则心力交瘁,有短寿之危。”杨大夫手指搭在江与临脉搏上,慢声道: “有个词叫‘呕心沥血’,讲得就是人由于极度劳累忧思而心神衰竭,你身体没有问题,种种外化症状,都是因心失伤神而产生的表象,你不可再劳累了,需得好好养心养神,才能补全这精力上的亏损。” 杨大夫所言不虚。 江与临的身体确实没问题。 原先那副千疮百孔的身体早在爆晶核时灰飞烟灭,现在这副身躯是御君祁用复生陨石重塑的,后来被钟佑捅破心脏,又修复了半年,五脏六腑都新得很,没什么毛病。 只是他这些年苦心筹谋,竭尽心力,又长期失眠,大脑得不到有效休息,耗费了太多精力,所以稍微生点小病就撑不住了。 在大夫面前,病人是没有秘密的。 杨大夫并未给江与临开药方,他说江与临是逞强执拗的性子,若是开了药不是救人而是害人。 钟佑迷茫地问:“啊?为什么啊?” 杨大夫敲了敲钟佑的榆木脑袋,说:“你爷爷和你爸都是顶顶精明的人,怎么养出你这么个天真迂拙的孩子。” 钟佑捂着脑袋,猜测道:“是因为小叔吃药好了,就不肯安稳养病,又要劳心劳神,不好好休息了吗?” 杨大夫点点头:“也不算太笨,敲敲是开窍了些。” 这二人一唱一和的拿话点江与临,就是个傻子也听出他们想说什么。 江与临无奈道:“好吧,我会好好养病。” 杨大夫说:“最重要的是养心安神,修身养性,切记多思,更不可任性纵情,行事无忌。” 任性纵情,行事无忌…… 这话怎么听都意味深长。 江与临自己心虚,不由耳廓微热。 他心神一动,脉象自然也就变了。 杨大夫看了眼江与临,收回脉搏上的手,淡淡道:“你看,你又多想了吧。” 江与临:“……” 杨大夫眼含笑意:“肝郁气滞,累及于心,你脾气暴躁,更易伤及心脉。听你的脉象,你应当是吃过补肝肾的良药,补肝能养心,那药对你有好处,只是你年轻气盛,要缓量吃,否则过犹不及,反而伤肾。” 怎么连他曾经吃过三枝九叶草都能看出来,到底是把脉还是算命啊。 江与临如坐针毡。 好在钟佑不明其中就里,听不懂杨大夫在说什么。 在江与临看来,这样的小病也不算要紧,慢慢恢复一阵子,总能扛过去。 跑到老大夫面前来公开处刑比生病更加难受! 其实人的身体很会自我调节。 江与临病症源自劳神乏累,精神紧张,身体就用低烧的症状强制调整他的状态。 因为生病,他总是昏昏沉沉的,没力气去想旁的事,更没力气出去打架斗殴,逞凶斗狠。 倦怠和疲劳感令人着迷,像是服用了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剂,大脑被迫休眠,活跃程度降低,不用想太多的事,总是环绕着困意,闭上眼睛就能睡得很沉。 失眠的困扰由来已久,他很少能睡得这样沉。 江与临也记不清,从何时开始无法正常入睡的了。 自从父母亲人相继离世之后,江与临心若寒灰,精神状态一直不好。 在遇见齐玉前,江与临根本无所谓生死,像是独身走在漫长黑夜,不问前路,不知黎明,又像一滩寂静颓败的死水,冷清空洞,意兴索然。 在研究所见到齐玉的那一刻,阳光照入寒潭,朽木重生新芽,死水再生碧波。 然天不遂人愿,新芽与碧波还没有等来春天,就再次被寒霜冻结。 齐玉死了。 上苍给了他一颗黎明星,又在他即将握住星辰时,残忍地击碎所有光明。 江与临的人生,迎来比黑夜更冷的永寂。 要江与临自己说的话,之前他只是精神状态不太好,齐玉死后,他的精神就彻底不好了。 非常、非常不好。 他经常彻夜难眠,但又因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筹谋策划,不能依赖那些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的安眠药。 为了能快速入睡,他开始尝试摄入酒精,但随着耐受程度提高,喝酒的作用也微乎其微,毕竟还坐在异监委指挥官的位置上,他总不好日夜酗酒,只能听天由命。 运气好的时候,每天能睡着三四个小时,运气差的时候,那可能连着几天都只能在夜里闭着眼发呆。 越睡不着脑子里想的事情越多,想的事情越多越睡不着,这几乎形成了某种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